猜你喜欢
游氏出自郑国公族 游姓有2500年历史
曲沃桓叔画像(资料图片)
甲骨文“游”字。
金文“游”字。
小篆“游”字。
在古代,“游”字还没有成为姓之前,多被用作人的名字,尤其是在王室、公族中,用“游”字为名字的现象比较普遍。根据周朝礼制,非嫡系的宗族3代后就不能随祖姓,得另外取个姓氏。当时的惯例是从曾祖父的名字中取一个字为姓,所以游姓开始出现。
在游姓的渊源上,主要出自周王室的姬姓,另外就是以职官为姓和改姓,但不是主流。出自郑国公族的游姓,在后世游姓人中的影响最大,出了不少著名人物,成为主流。这一个来源的游姓距今有2500多年历史,属于比较古老的姓氏。
袁义达、邱家儒主编的《中国四百大姓》一书中透露,当今游姓总人口有94万余人,排在全国各大姓氏人口的第166位。福建是游姓第一大省,有14万多人。其次是台湾和四川,四川大约有12万人,在四川各大姓氏人口中,排在第100位后。另外人口较多的省份,有江西、广东、湖南、重庆、湖北,这5个省份的游姓总人口接近35万人。
游的释义:有飘带的旌旗
“游”字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字,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。
只是,甲骨文中的“游”字被写作“斿”,没有偏旁“氵”,而且读音是liú(音留)。
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,对“游”字的解释是:“旌旗之旒(liú)也。”
“旒”是什么意思呢?
《康熙字典》中有两种解释: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;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。
喜欢看古装影视剧的人应该熟悉这两种解释,凡是君侯出巡或出征时,其旌旗上都有一些悬垂着的装饰品(飘带),那就是旒。
帝王头上戴着的王冠或皇冠上,前后都有悬垂着的玉串,就像我们现在常见的珠帘一样的东西,那也叫旒。
甲骨文的“斿”字字形,是一个会意字,由两部分组成:一部分是一个旗帜形状,表示旌旗,另一部分是“子”字。
组合起来的意思,是一个人手里拿着旌旗。
“斿”的本意,是指有流旒(飘带)的旌旗,或是多牙状的旗帜。
在讲究等级制度的古代,旗帜上的流旒数量是有严格规定的:“王九、公七、侯五、伯三、子一。”
也就是说,王的旗帜有9条飘带,公爵有7条,侯爵有5条,伯爵有3条,子爵有1条,没有爵位的就没有飘带。
谁要是违反这个规定,是要被砍脑壳的。
为表示旌旗的庄重和权威,专门在宫中和军队中设置了掌管旌旗的官职,叫做斿人,也被称为旒人。
普通人是没资格出任这个职位的,有资格的,大多是英武盖世的勇士或者是高大威猛的汉子。
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中有一句话:“鞶(pán)厉游缨,昭其数也。”
鞶厉,是指束腰的革带及其下垂部分,后来也泛指束腰的大带。
“鞶厉游缨”的意思是说,斿人腰束鞶厉,手执旒旗,在礼仪场合或战场上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性,昭示的是尊卑礼数。
因为旌旗上的流旒在风中会飘动,“斿”字逐渐变成“游”和“遊”字。
“游”字用来表示人或动物在水里的活动,如游泳等;“遊”字,用来表示在陆地上的活动,如游走、出游等。
“游”和“遊”可以通用,后来,两个字合并成了“游”字,“遊”逐渐淡出了常用字行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