滨州游氏传奇“悬壶济世 惠泽乡里”:中医游为贞
移,很多人很多事如清尘如浮云,眨眼散落到岁月的长河中不留一丝痕迹。唯有用心经营过的那些事件像明亮的珍珠,哪怕被沙尘蒙蔽,仍遮掩不住耀眼的光芒。
听了游为贞诸多故事,虽没有其始祖壮志凌云、豪气冲天的英雄气概,也没有其祖父声名显赫、光宗耀祖的宏大情怀,他做的都是一些扎根乡村体谅民情,为最广大底层民众排忧解难的“小事”,但这样的大义胸怀更加令人敬重。游为贞一生历经朝代更迭、山河破碎、抗击外侵,直至全国解放。他初衷不改,根植乡土治病救人,凭一己之力济贫救苦,其高尚人格令人敬仰。
中游村祖上以战功封侯,戎马生涯高度重视防御工事。村子周围有5、6米宽的围子沟和十几米高的围子墙。据老人们说,东边是正门,西边为偏门,南北各有一个角门。抗日战争时期,民风淳朴的中游家也没逃脱战乱的侵扰,人们担惊受怕,躲躲藏藏,围子墙东、西、南三个门都紧紧关闭,只留北面的角门。由于游氏家族的威名和游为贞在乡里极高的威望,汉奸鬼子来到中游村都会有所收敛,战乱时期中游家的围子墙一点也没有受到破坏,保护了中游村的百姓免受外敌侵扰。那时候,游为贞常常一个人坐在角门口的台阶上,从白天坐到晚上,每天谁家的人出去没有回来他都在等着,直到外出最后一个人回来,喊一声“大少爷,我回来了,您快回家歇着吧。”他才关上角门回家。有了他的守候,村里人就会觉得有依靠,不管日子多么苦,心里都感到踏实。
时光荏苒,大半个世纪过去了,历经世事饱经沧桑,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全国面临经济困难时,游为贞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。他一日三餐每餐都是一块不到二两的小地瓜干面窝头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