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德市南阳庙会
易品种。近年来,背装、高跷、高台故事等民间艺术又重新焕发了生机。
曹店庙会又称“火神庙会”,坐落在鸭河口水库库区,1960年前庙会时间为农历正月二十三至二十五,会期3天,一般从外地请戏班2~3台,辐射范围较小,赴会者多为邻县方城的博望、柳河,南阳的石桥、掘地坪等地的客商,山货、中药材、家具、农具、小杂货为其主要交易品种。曹店街上的小王氏镢头、锄板和镰刀,曾经热销一时。1960年随着鸭河口水库建成,因曹店成为淹没区而停办。
尹店三皇姑庙会俗称“四月八尹店会”,又称“麦货会”,时间为农历四月初六至初十,会期5天,戏2~3台,影响较广,方城、鲁山及湖北、山东、河北、山西等地的客商前来赴会。会上以大型农具、杈把、扫帚等为大宗交易品种,有打铜器、推小车等民间艺术表演节目。
综观南阳的庙会,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同特征,可以将其分为如下几个阶段:
在春秋时期,庙会和酬神是一体的,庙会是一种不自觉的行动,这个时期庙会的经济职能为生产功能所替代。
战国时期由于冶铁业的发展,大量铁制器具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上,因而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。经济的发展促使了文化的发展,表现在庙会文化上,则是南阳的庙会从以城镇为中心转变为向广大乡村扩散,作为庙会经营主体的商贾开始活跃起来。汉代,由于佛教文化的影响,寺院遍布于南阳大地,伴随着佛教学说的传播,镇平菩提寺、石佛寺、瓦官寺的建立,崇尚佛教的庙会逐渐增多,更加显示了庙会文化的多元性,尤其是在庙会祭祀中,佛与道分庭抗礼,互相渗透,使庙会文化更加丰富多样。
唐宋以来,经济出现了持续的发展,道教文化经过帝王的倡导而出现了异乎寻常的热闹局面,并迅速在全国繁盛起来。庙、台、祠、宫、观、庵等道教建筑备受青睐,建立了龙王庙、老君庙、娘娘庙、泰山庙等。庙宇的建立为以后的庙会产生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前提。
明清以各地遍建会馆作为庙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。会馆的建立使庙会更有秩序,更加规范,例如,南阳许多县镇建立的山陕会馆,其中立祠建庙,敬祀关羽。建造戏楼歌榭,对促进南阳与外地庙会文化和戏曲文化的交流以及集聚庙会的主体——商贩和手工艺人,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。这些商贩和手工艺人担当着庙会的组织者、管理者和经营者的角色。
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