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家说唱艺术五句板
五句板是客家民间口头文学之一,同客家山歌一样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关于客家山歌的研究和探讨,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,常见于报端、杂志,甚至有专著。然而,对五句板的探讨,却寥寥无几。特别是对五句板的说唱艺术,似乎还未触及。谨以此文,抛砖引玉,希得更多对客家文化感兴趣专家、学者,深入挖掘五句板的艺术精髓。五句板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。
五句板的源流
五句板(歌)有好几个名称,其名称的由来都有它的缘由。在旧时,五句板主要是说唱传本,每个传本都是一个故事,或说一台戏。因此,需有一百多首歌而成。这一百多首歌有着严格的规定,必须是五句七言,故曰五句板;说唱五句板(歌)的艺人,必须以竹板作为说唱艺术的道具,又称竹板歌;艺人在敲打竹板发出“甲塞、甲塞”的清脆的声音,又称它是“甲塞”歌。
在旧时,唱五句板的有两种人,一种是沿门乞讨,走到哪,唱到哪,见到什么,就唱什么,阿谀奉承,讨人喜欢,赐点钱粮,叫“过街溜”;另一种是设点卖唱,以说唱传统唱本为主,目的也是讨钱,故又称“乞丐歌”“讨食歌”。但这两种卖唱人又有区别,前一种属不入流,只三块竹板,后一种可称师傅,谓之“满字辈”,可拿四块竹板和带徒弟,如五华的温满、邹满、古满都有徒弟伴行同唱。
据有关资料载:五句板于200多年前就流行于赣南,以后逐渐传入粤东和闽西,直到民国初年,仍为四句格式,以后才演变为五句体。五华民间艺人温满从八岁(1912年)开始卖口言(唱五句板),他从师华城黄埔李满。李满从学歌到出师传授,也需一、二十年。如此推论,五句板在清末已是五句格式,在兴梅客家地区传唱了。
关于五句板的唱腔、曲体,无论是兴宁的朱满、梅县的戴满还是五华的温满、邹满、古满、温松满,说唱五句板基本都是同一调式,也较为固定。但在说唱过程中,艺人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,赋予喜怒哀乐的表情,在原有的调式上有所不同地说唱,或压缩,或延长,或吊腔,或低沉,各具一色。但都离不开在原有的固定的五句板调式上增彩添色。艺人高兴时,在开头或中间都可插入他喜爱的花絮。如果此时用曲谱记录下来,可谓丰富多彩。
五句板传本,大多是说唱一个故事。为了故事性强,听者欢迎,入耳舒服,传本大都是一韵到底,最多可用两个韵,如用三个韵则不受欢迎了。这样一来,旧传本韵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