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埔清代翰林张翱
次与宋湘由西河漳溪往埔城。途经鸭嫲潭、黄塘坑、蚬子坑、大靖、鸦鹊坪、松山、洋桃等地。宋湘以地名即景作上联为:“漳溪鸭嫲,走下黄塘觅蚬子,”要张翱续对,张翱随即对以“大靖鸦鹊,飞出松山啄洋桃”。
(三)
有一年春天,宋湘、张翱等五位嘉应文人,结伴游江浙名胜。当地文人得知宋湘、张翱是南粤名士,想试试他们的文才。一天,宋湘四位人士外出游览,张翱因身体不适留在住地。一位中年人挑着一担竹笋,到张翱的住地叫卖。张翱知道宋湘他们喜欢吃笋子,便上前询价。卖笋者笑着说:“价钱好说。我出一个对子,你对得好,这担笋子送给你。”张翱应诺,卖笋人指着竹扁担和竹笋说:“竹竿挑笋父担子。”张翱一时迟疑,猛见不远处有农妇在缚秧苗,即脱口而出:“禾秆束秧娘抱儿。”卖笋人拍手叫好,把笋子送给了张翱。
又有一天,张翱、宋湘五人外出游览,走着走着,看见一位农民模样的人把一担柴搁在小路中央,人过不去。张翱走在前头,忙行礼请他把柴挑开。那挑柴人便说:“我出一个上对让你对,你对得好,我马上把柴挑开,否则,别怪我无礼。”张翱拱手说:“那我试试。”挑柴人指着柴和山说:“此木成柴,山山出。”张翱思忖一番,想出了下对,说:“白水汇泉,夕夕多。”卖柴人高兴地说:“对得好!你们广东才子,果然名不虚传。”
(四)
百侯片的人常以“翱傲”一词来批评自高自大的人。原来,这种比喻出自清嘉庆年间才子张翱的故事。
张翱小时候很聪明,外祖父岁贡生杨仑对他特别疼爱。有一次,外祖父带他到百侯下祠堂去拜谒上祖,百侯杨氏是科甲门弟,祠堂里密密地挂满了荣匾。张翱对这些荣匾细细领略。外祖父见他如此赏识,便问:“翱仔,你喜欢哪一块?”张翱说:“这里的荣匾虽然多,可我所喜欢的这里都没有。”外祖父知其才智过人,但又嫌其自恃。张翱23岁乡试时,果然中了解元,柬请外祖来舍。外祖父很正经地前来看望外孙,几个外孙都来拜见,唯独不见张翱出来,心里好不是滋味,只好怏怏而回。吃晚饭时,其妻问见外孙的事。杨仑怒气未消,狠狠地把筷子往桌上一丢,愤愤地说:“翱——傲。”
此后,“翱傲”一词便成为那些自高自大者的“雅号”了。
(五)
天下第一家
张翱出游,经过一村,见一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