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雄三影塔 北宋年间的奇塔
南雄在广东省北部,浈江上游,邻接江西省。五代南汉乾和四年(946年)设雄州,领浈昌、始兴二县。北宋开宝四年(971年)改称南雄州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宋以“北有雄州,此加南字”,从此得南雄名。南雄南北两面群山连绵,中部丘陵沿浈江伸展,形成一狭长盆地,地质学称之为“南雄盆地”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。河北省有雄州,广东省亦有雄州,真可谓“北雄州在黄河北,南雄州处长江南”,南北雄州遥相呼应。
三影塔,原名延祥诗塔,位于广东省南雄市永康路,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(1009年),在明朝正统十一年(1446年)重修过,原是延祥寺的其中一座建筑物。是广东省仅有的有绝对年份可考的北宋早期砖塔。
据《南雄直隶州志》记述:“祥符二年己酉异人建塔,其影有三,两影倒悬,一影向上,故曰三影塔。”
相传很久以前,在光滑如镜的寺壁上,竟然可以反射出三个塔影,一影向上,两影倒悬,所以延祥寺塔被称为三影塔。只可惜这座古寺庙早已毁掉,由于光线折射而出现的一塔三影的奇观也随之消失了。三影塔为平面六角形九层楼阁式砖室塔,通高50.2米。基座直径8.94米,高1.78米。塔身砖间用青砖和着黄泥浆粘合砌成,灰缝密合。整座塔自第一层面逐渐收敛,造型优美,工艺精湛,为广东省著名古塔之一。塔内十六层环置阶梯与各层平座相连,设有栏杆,游人登临可一览远近景色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此塔为穿壁绕平座结构,每层楼筑平座建木围栏杆。每上一层均须钻出塔门,绕塔身一段,才能进入另一塔门,再向上攀登。循着塔梯攀至塔顶,眺望县城,风光一览无余。
三影塔的塔身每层都伸出飞檐和栏杆,每个檐角的梁头下都悬挂着一只铜钟,全塔共挂了48个铜钟,每条檐脊的端部各蹲伏着一只酱红色的陶貔貅。貔貅是传说中的一种猛兽,形状似虎,毛色灰白。古时候人们常用它来作为军队的称呼。但这三影塔的陶貔貅却是有着一段神话传说。
相传在南朝时候,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,曾经隐居于始兴的傅大士那里读书。有一年,始兴、南雄疫病流行,死人甚多。萧统为了治病救民,奋起追瘟,从始兴追到南雄的瑞应山,见到一只貔貅,便促住它,斩去它的角,磨水给民众治病。这样很快就扑灭了这场瘟疫。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性情温和,心地仁慈的太子,便在瑞应山前建了一间延祥寺来祭祀他。到了宋代建塔的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