粤北采茶戏
2022-11-24 10:39:13
粤北采茶戏是广东粤北地区的汉族小戏剧种,旧称唱花灯、唱花鼓、采茶戏、大茶或“三脚班”,是在汉族民间灯彩歌舞的基础上形成的。该戏流行于广东省北部的韶关地区和东部的梅县地区(今梅州市)、惠阳地区。原有南雄灯子、韶南大戏、连阳调子等3种流派,1950年后逐渐交融汇合,1959年统一称为粤北采茶戏。
采茶戏是广东重要的戏曲剧种之一,产生于粤北客家地区,是在粤北山歌和民间山调的基础上,吸收赣南和湖南益州民间艺术精华创造而成的地方民间主要戏曲,流浪渊源可溯至唐宋,盛行于明代嘉靖期间以后,粤北采茶戏因多以旦、生、丑三脚色表演,俗称“三脚班”又叫“唱花鼓”“唱花灯”,音乐风格活泼明快以锣鼓管弦伴奏,唱腔音乐则主要融江本地的山歌调民间说唱和风俗音乐,唱腔分为:采茶戏、灯调、小调又因定弦不同而分为北,南两三分路,唱腔结构基本是曲牌联缀,后来双采用板式产业化的方法,产生散板、中板、快板等,现将收集传统剧目一百五十个,其中《补皮鞋》、《装面眉》、《阿三戏公爷》,是久演不衰,大众喜爱的传统剧目。
粤北,位于南岭山地的中段,狭义上包括韶关和清远,广义上还包括河源,梅州等,是广东省聚集最多奇特景观的地区,也是客家人主要迁居地之一。这里不仅盛产茶叶,那淳朴幽默、充满生活情趣、唱腔优美带有客家风味、反映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采茶戏,也犹如一朵烂漫的山茶花,在这美丽的山区绽放,富有异常强烈的艺术感染力。“正月采茶是新年,姐妹双双进茶园,佃了茶园十二亩,当面写书两角钱。二月采茶……”
声明:如果本文侵犯作者的权利,请联系本站予以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