莆田游氏
台湾一带沦为异乡客。”据浙江省游氏宗亲理事会理事游寿澄(平阳人)《浙江省游氏宗谱序》称:“今浙江南部玉环、瑞安、平阳、苍南四县市的游氏先祖是在明朝万历、崇祯年间自福建漳州府龙溪县逃难而来的。”这场灾难就是绵延二十年之久的倭患。
另据漳州市尾游家庙碑文载:“吾游氏之先,河南光州固始人也,自唐入闽,基于宁,后分处长乐、莆田,由莆而泉,泉而漳。洪武年初,诸昆弟散居金浦,惟我深源公肇祖择里裕后,婿于林,生两男,数传蕃衍”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莆田、秀屿逃亡流落到泉州而后奔赴漳州及浙南一带谋生的游姓难民。
游氏入闽始居地圭浦在今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紫霄岩下,据《紫霄形胜》云:“紫霄岩在九华山东北,林麓葱蔚,岩石屹起,似有凌霄之势,常带紫气,故名。初入有雷轰石、有琉璃峡、宋舜卿书,又有罗汉洞,有石鼓、有仙桥、仙人冢诸胜,岩下有一峰,峰形如象,故名象峰,下有圭浦,评事公入闽卜居于此,至今土名犹称游巷山。” 据《莆田县志·氏族志》载“唐中叶时,大理寺评事游植为泉州别驾,道经莆阳,爱紫霄之胜,卜居山下后浦村,子孙聚族于是,其散居东门者科甲最盛……” 《续莆阳比事》一书亦载:“游氏三世四科甲,即游日章、游日就、游伯槐、游叔骅,祖孙、父子、兄弟、叔侄皆中进士。”
秀屿村
距莆田城关六十多华里的湄洲弯港岸,彼岸是惠安县境,有秀屿、前云、莆头、东就、萧林、后江仔六个行政村。明季,倭寇常在沿海一带骚扰,秀屿人于嘉靖四十一年(1562)王成之岁,筑建“鳌城”一座以御倭,故秀屿镇别称鳌城。游刘二姓世居于此,且世代联姻和睦共处,可以誉为“秦晋之邦”。
秀屿《游氏族谱》是道光时手本,记载秀屿始祖讳拔之公,传二世讳规公,三世讳通理公,传至第十九世时,秀屿游氏命名才使用行辈,辈序为:“士启人长东位立家芳世德庶入门。”
莆田东港村
莆田县灵川镇海头东港,位于湄洲湾畔,离城六十华里,风景秀丽迷人,依山傍海。该村多姓,游氏二十多户,百余人口。游氏始祖讳愧圆公,约于乾隆间自秀屿镇迁来此地,其行辈与门联仍袭秀屿祖籍。清水师提督游金辂公卒葬石梯寺下,其坟墓历来皆为灵川游氏后裔护管。
莆田圳下村游氏
莆田西天尾圳下